中華民族史

中華文化釋義:

    中華文化,亦稱中國文化、華夏文化或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目前,有文物證據的歷史可追溯至7,000至10,000年前左右。4,000多年前的炎黃時代是華夏文明的初步形成時期,經過夏、商、周等時期的發展而日臻成熟,黃河流域中原地區是華夏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以後華夏文化傳播到南方長江流域等地區,和當地文化融合,並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和北方草原遊牧文化交流、融合,中華文明的地域範圍逐漸擴大。

中國56個民族簡介:

漢族

    漢族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蒙古族人口目前已超過500多萬,主要分佈在內蒙古、遼寧、新疆、黑龍江、吉林等地。蒙古族被稱為「馬背民族」,素有「音樂民族」之譽,而內蒙古的地下則是一個巨大的礦物寶庫。蒙古族服飾主要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份。

回族

    回族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其先民主要是1 3世紀蒙古人三次西征後大批東遷的,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回民族。漢語為回族的共同語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動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語和波斯語的辭彙,在邊疆民族地區,回族人民還經常使用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體現在頭飾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無沿小圓帽。婦女多戴蓋頭,回族人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在回族的形成過程中曾起過重要作用。

藏族

    藏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一員,分佈於遼闊的青藏高原。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黃南、海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省的阿壩、甘孜兩個藏族自治州和木裏藏族自治縣,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為衛藏方言、康方言、安多方言3種主要方言。藏文系參照梵文某些字體於西元7世紀前期創制,經過三次修訂發展而來,為自左向右橫寫的拼音文字,通用至今。

維吾爾族

    「維吾爾」是民族自稱。史籍記載:維吾爾族原是西元三世紀遊牧於中國北方和西北貝加爾湖以南,額爾齊斯河和巴爾喀什湖一帶的牧民。由於受部落間戰爭的影響,各個部落的分支逐漸遷徙西域(今新疆),維吾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信仰伊斯蘭教。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維吾爾族傳統服裝極富特色:男子穿“袷袢(qiapan)”長袍,右衽斜領,無紐扣,用長方絲巾或布巾扎束腰間;農村婦女多在寬袖連衣裙外面套對襟背心;維吾爾族男女都喜歡穿皮鞋和皮靴。

    花帽是維吾爾族服飾的組成部分,也是維吾爾族美的標誌之一。

苗族

    苗族主要分佈在貴州(約占苗族總人口的50%),湖南、雲南、廣西、海南等省(區)。其中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區。苗族自「牡」、「蒙」、「摸」、「毛」,建國後統稱為苗族。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20世紀50年代後期創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色彩艷麗,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苗族男子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几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彝族

    彝族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彝族支系繁多,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等,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6種方言。彝文是一種音節文字。

    彝族服飾古朴、獨特。涼山的彝族成年男子往往在腦後留一綹長發,象徵男性尊嚴不可侵犯,俗稱“天菩薩”。彝族姑娘的三節裙是用三種不同花色的布料拼成,跳舞時寬寬的裙擺隨風飄起,而她們的花包頭則被看作自由、幸福的象徵。

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一個民族,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他們的主要聚居地。壯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曼」、「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族有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傣語支,古文字是模仿漢字《六書》的造字法而創造的一種與壯語語音一致的「方塊壯字」。2 0世紀5 0年代,根據壯族人民的要求,創制了一種全民族能夠接受以拼音字母為基礎的壯字,目前仍在推廣使用。

    壯族女子的服飾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腳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系精緻的圍裙;小伙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系一條腰帶。壯族地區處處是奇峰秀水,以“山水甲天下”聞名的桂林是全國四大旅遊熱點之一。

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貴州省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貴州的都勻、獨山、平塘、鎮寧等10個縣(市)。布依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布依語和壯語有密切的親屬關係。布依族過去沒有文字,一直使用漢文。解放後,人民政府為布依族創制了用拉丁字母拼音的布依文。布依族地區山青水秀,自然風光多姿多彩,野生動植物資源及礦產資源也很豐富。布依族以農業為主,種值水稻的歷史較為悠久。

    布依族家庭是父系家長制,服飾多用青、藍、白幾種顏色。老年人多著長衫,婦女穿大襟短衣,領口、盤肩、衣袖和衣腳邊沿,皆用織錦和蠟染各色幾何圖案鑲製,自製的織錦和蠟染是布依族服飾的主要特點。布依族地區風光秀麗、景色宜人,馳名中外的黃果樹大瀑布就是其名勝古蹟之一。

朝鮮族

    朝鮮族生活在我國東北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毗鄰的長白山地區。這裏群山聳立、峽谷縱橫、風光一絢麗,山的主峰——白頭山是我國東北地的第一高峰,海拔2744米。著名的旅遊勝地天池宛如一塊剔透的碧玉,鑲嵌在頂峰上,傳說每年都有天上的仙女來這兒沐浴。天池北側有一個瀑布,浩浩清流懸空而落,猶如白練垂天、銀龍飛舞。長白山脈是鴨綠江、圖們江和松花江的發源地。奔流不息的海蘭江、布林哈通河、嘎呀河、琿春河、古洞河等碧波如染、婉蜒回環,滋潤著長白山麓的廣大地區。這山靈水秀的地方,就是朝鮮族的家鄉。

    朝鮮服裝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傳統的女裝有褲、裙、襖、袍。裙子極有特點,通常是寬大松長,下垂腳面,上面系在腋部極短的小襖、優雅小口的長袖與長松飄逸的長裙形成了朝鮮族傳統女裝的基本特點。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以「歌舞之鄉」著稱於世。

滿族

    滿族主要分佈在東北三省,遼寧省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 2 0 0 0多年前的肅慎人。遼、宋、元、明幾個朝代則稱「女真」。長期生活在長白山以東,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廣闊地區。1 6世紀後期,努爾哈赤崛起,以女真人為主體融合了部分漢人、蒙古人和朝鮮人,形成了一個新的共同體——滿族。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滿族的傳統服飾有鮮明的個性特徵。「旗頭」、「旗鞋」和「旗袍」是滿族婦女的代表性服飾裝束。滿族文化藝術非常發達,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書畫家,如曹雪芹、老舍、康熙、乾隆等。河北的承德避暑山莊是滿族的名勝古蹟之一。

侗族

    侗族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區)毗鄰的黔東,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縣。侗族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特產糯穀,以香禾糯最享盛名。侗族的名稱,最早以「仡伶」,後曾出現「峒蠻」,「峒苗」,「峒人」,「洞家」等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侗族,民間多稱「侗家」。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侗水語支。原無民族文字,20世紀50年代創制了侗文,現在大部分通用漢文。

    侗族服飾朴素,色調以青、藍、白、紫為主。男子多穿對襟短衣,或右衽無領短衣,包大頭巾。女子上穿大襟無領無扣上衣,下穿百褶裙或長褲,束腰帶、裹腿,包頭帕或戴銀冠及各種銀飾。

瑤族

    瑤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和江西等省區。因其生產方式,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不同特點而有多種自稱和他稱,如盤瑤、茶山瑤、山子瑤、坳瑤、花籃瑤、白褲瑤、紅頭瑤等,多達20個支系。新中國成立後,瑤族成了他們的統稱。瑤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數瑤族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狩獵,捕魚和農耕文化。

    服裝常飾以五色絲線的繡花。男女上衣的圖案豐富多彩,下穿長褲、短褲、布片裙、繡花裙等,綁腿是瑤族男子服裝中不可缺少的。

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以洱海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貴州、湖南等地。由於白族風俗尚白,歷史上曾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稱。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白語支。大多數白族通曉漢語,並作為與其他民族的交際工具。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有著自己光輝燦爛的科學文化。在天文、曆法、氣象、醫學、文學等領域都有許多發明創造和優秀作品。

    白族人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為尊貴。服飾因聚居地不同而略有差異,但所體現的總特徵是:用色大膽,淺色為主,深色相襯,對比強烈,明快而又協調;挑繡精美,一般都有鑲邊花飾,裝飾繁而不雜。居於中部、海拔4124米的著名景點蒼山與被稱為白族文化搖籃的洱海有「銀蒼玉洱」之譽。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土生土長的人」。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土家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土家族。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大多數人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很早就開始使用漢語、漢文。只有湘西的龍山、永順、古丈等縣的少部分地區仍通用土家語。

    土家人曾有過男女都穿短衣、穿筒裙、赤足椎髮,裝束一樣的階段,大約在清「改土歸流」後男女的裝束才有了差別;解放初,女子由穿裙改為褲子。土家族地區有神奇的山水風光,最負盛名的張家界就是其中之一。

哈尼族

    哈尼族絕大部分集中聚居于滇南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哈尼族自稱很多,有「哈尼」、「卡多」、「豪尼」、「碧約」、「布都」、「白宏」等。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20世紀50年代為其創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

    哈尼族聚居的西雙版納南糯山是生產馳名中外「普洱茶」的故鄉。他們喜用藏青色土布作衣服。男子多穿狄襟上衣和長褲,衣服上鑲彩色花邊。西雙版納及瀾滄江一帶婦女下穿短裙,裹護腿,頭戴鑲有小銀泡的圓帽。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甘肅、青海等部分地區。哈薩克族的歷史,可追溯到西漢的「烏孫」。「哈薩克」這一族稱最早見於15世紀中葉,是從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突厥語的一些遊牧部落。「哈薩克」這一族稱一直沿用至今。據民間傳說,意為「戰士」或「白色天鵝」。哈薩克族信仰伊斯蘭教,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其語屬於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現行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哈薩克文。

    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着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其服飾帶有濃郁的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徵。

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靠邊境的弧形地帶,西雙版納傣族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元江、新平等自治縣。傣族歷史悠久,在漢代傣族先民稱為「滇越」,清代多稱「擺夷」,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傣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傣族。傣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傣文都從印度字母脫化而來。長期以來聰明智慧的傣家人用這些文字,記載著傣族深淵的文化和歷史。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之分,不同的裝飾代表著其支系的服飾文化。

    傣族服飾各具特色,或華麗多彩,或淡雅清秀,但顏色都以黑、紅為主調,喜戴包頭,頭飾極為多彩艷麗。具有亞熱帶風光的香蕉園、椰子林、檳榔樹、橡膠林、咖啡林成為傣族地區的象徵。作為祖國西南的門戶,歷史上是通往東南亞國家和印度的必經之道。

黎族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東方、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縣和樂東、瓊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族以農業為主,屬稻作犁耕農業文化類型,兼有狩獵、捕魚、採集和林業等多種經營。黎族由古代越人發展而來,與「百越」的一支駱越關係更為密切。在宋代以後,黎族的名稱被普遍使用,沿至今日。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建國後逐漸通用漢文。黎族是最早的紡織先民。

    黎族人多穿對襟無領上衣,婦女穿對襟無領開胸上衣,下穿筒裙,裙上繡有各種圖案。

傈僳族

    傈僳族是我國民族大家庭中一個古老的成員,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餘分佈在麗江和迪慶、大理、保山、德宏、楚雄、臨滄等州縣。四川省的鹽源、鹽邊、木裏、德昌等縣也有分佈。使用傈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先後使用過3種文字,一種是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拼音文字,一種是維西縣傈僳族農民汪忍波創制的音節文字,第三種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已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推行。

    婦女的服飾美麗大方,上穿短衣,下穿長裙,頭飾紅白料珠,胸前佩彩色料珠項圈;男子一般穿短衫,褲長過膝,有的以青布包頭,左腰佩砍刀,右腰掛箭袋。

佤族

    佤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滄源、孟連、耿馬等縣。佤族自稱「阿佤」,是周秦時期「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刺」、「哈瓦、「卡佤」等不同之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佤族,意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語支,過去長期用木刻和實物記事。20世紀50年代創造了佤族文字。佤族能歌善舞,常見的舞蹈有「圓圈舞」、「舂碓」等。「圓圈舞」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邊唱邊跳,氣氛十分熱烈。

    髮箍是佤族婦女最具特色的頭飾,在我國各民族中只有佤族使用,是識別佤族的最簡明標誌。佤族居住地區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有野生亞洲象、孟加拉虎、金錢豹、長臂猿、灰葉猴、羚羊、蟒蛇、太陽鳥等上百種鳥獸;植物資源有70多科,150多屬,300多種。

畬族

    畬族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兩省的廣大山區,其餘分佈在江西、廣東和安徽省境內。其聚居點多為數十戶人家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與雜居特點。畬族自稱「山哈」或「山達」,意為「山裏的客人」。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畬族。畬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大部人講當地方言。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語文。

    畬族人口約已超過65萬多,分佈於福建、浙江等地。畬族婦女多穿大襟小袖衫,衣領袖口和右衽多鑲花邊。婦女的「鳳凰裝」別具風格。

高山族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國台灣省,其餘散居大陸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高山族有許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布農人、魯凱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賽夏人。高山族以稻作農耕經濟為主,以漁獵生產為輔。高山語屬南島語系印尼語族,沒有通用的民族文字,散居於大陸的高山族通用漢語文。

    高山族常用的衣料是用萱麻自織的番布,喜歡用雞尾、鳥羽做頭飾。高山族至今還保留着紋身的習俗。

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佈在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以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拉祜族源於古代氐羌系統,清代文獻中被稱為「倮黑」。自稱拉祜,意為用火烤吃老虎肉,反映出拉祜族歷史上曾是一個狩獵民族。苦聰人是拉祜族的一個支系。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拉祜族。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大多數人通漢語和傣語。部分拉祜族普遍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後來在原有的字母基礎上,創制了拼音文字,推廣使用。

    拉祜族以黑為美。傳統女服為右衽大襟黑布長袍,長及腳面,兩側開衩,高及腰部。

水族

    水族主要聚居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和荔波、都勻、獨山以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凱裏、黎平、榕江、從江等縣。水族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水族的遠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唐宋時與壯侗族各民族一起被統稱為「僚」。北宋時在水族地區設「撫水州」。「水」族之稱最早見於明代史籍。新中國成立後,水族被正式定名。水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水語支,水族先民曾創制過自己的文字,稱為「水書」,其形狀類似於甲骨文和金文,但只有4 0 0多個單字,且多用於巫術活動。

    水族服飾多為青、藍色。男子穿大襟長衫,青布包頭;婦女穿藍色大襟上衣,青布長褲,衣褲都鑲有花邊。

東鄉族

    東鄉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東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鄉族歷史上被稱為「東鄉回回」、「東鄉蒙古」、「東鄉土人」等,泛指古代中亞一帶的穆斯林。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東鄉族。東鄉族語基本上同蒙古語相同,同屬阿勒泰語系蒙古語族,無文字,通曉漢語、漢文。

    古時的婦女愛穿一種有圓領、大襟和寬袖的繡花衣服,袖口上鑲有一道花邊,下穿套褲,後來婦女的服飾逐漸變化,青年婦女穿紅或綠的,上衣寬大,長褲一直拖到腳面。東鄉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沒有文字,現使用漢文。

納西族

    納西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麗江地區納西族自治縣,甯蒗、水勝、維西、中甸、德欽、在四川省的鹽源、鹽邊、木裏等縣也有少量分佈。納西族歷史悠久,與我國古代遊牧民族氐羌支系有淵源關係。自稱「納」、「納西」、「摩梭」等。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納西族人民創造了燦爛古代文化。納西族人民創造的「東巴文」被稱為「活着的象形文字」,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

    納西族男裝大體與漢族相同;婦女服飾以藍、白、黑三色為主,背上披「披星戴月」的羊皮披肩。而居住在滇川邊境濾沽湖地區的摩梭人,至今過着暮合朝分、不娶不嫁的「阿夏」(即親密的異性朋友)婚姻生活,他們實行母系家庭形式,以生女為貴。納西族素以養馬出名,麗江是著名的「大理馬」產地之一,麗江古城大研鎮則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景頗族

    景頗族主要分佈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隴川、盈江、瑞麗、梁河五縣,少部分散居於其他州縣。景頗族的來源與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關,先後出現了「峨昌」、「遮些」等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經民族識別確認為景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過去沒有自己的文字,2 0世紀末葉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婦女穿黑色平絨製成的對襟或左襟短上衣,胸前綴滿裝飾用的銀泡,下穿羊毛編織的紅筒裙,系紅色腰帶;男子一般穿黑色對襟短衣,褲腿短而寬,青年男人裹白包頭。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斯、昭蘇、額敏等縣。柯爾克孜族世代過著以遊牧為主,兼事農耕的生活。柯爾克孜族,清代沿用蒙古準噶爾語,稱之為「布魯特」,意即「高山上的居民」。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勒泰語系實厥語族。自歷史上全民信仰伊斯蘭教後,開始創制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在各民族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許多柯爾克孜族人已兼通維吾爾語文和哈薩克語文。

    男女一年四季都喜歡戴圓頂小帽「托甫」,一般是用紅、紫、藍色的燈芯絨製作的。改革開放以來,在服飾上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中式服裝、西服與傳統民族服飾相結合,既帶有民族風味,又突出現代特點。柯爾克孜語屬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有皆蓋、特斯開兩種方言。詞彙的多源性是柯爾克孜語的一個特點。

土族

    土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數民族,互助土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以土族為主體民族的自治縣,被稱為「土族之鄉」,土族人大都居住在這兒。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土族之鄉便是互助縣。關於土族的先祖,學術界尚無定論,大多數傾向於吐谷渾說。吐谷渾是遼東鮮卑族,在4世紀初遷牧今青海省南部和甘肅南部,後逐漸建立吐谷渾王國。西元663年吐蕃攻佔吐谷渾全境,吐谷渾王諾曷缽避走涼州(今甘肅武威),後又遷居今寧夏,其部屬之一部分散居祁連山之南,也就是今天的互助縣一帶。後來經過與其他民族融合,在元末明初時形成土族,史書上稱之為「土人」,互助土族則自稱「蒙古爾」、「察汗蒙古爾」。土族具有十分豐富的民間文學藝術,故事眾多,歌謠豐富。

    土族男女的上衣大都配有繡花高領。婦女服飾以五彩花袖衫最具代表性。土族的喪葬習俗比較獨特,分火葬、土葬、天葬和水葬四种方式。熱情好客是土族的風尚,迎送客人三杯酒就是這种風尚最突出的表現。

達翰爾族

    達翰爾族主要生活在中國內蒙古地區的呼倫貝爾盟和東北地區的嫩江兩岸,從事農業和畜牧業、漁獵業。「達翰爾」是「耕耘者」之意。達翰爾族人相傳祖先居住在東北地區,清朝時被調到西域,從而在內蒙古一代一代定居下來,會說蒙古話。在新疆長期和哈薩克族人雜居的達翰爾族人,都會講哈薩克話,而孩子們多數進入漢語學校學習,因此精通語言,被稱為「天生的翻譯」。

    男裝多為長袍,兩側開口,長袍一般是藍色、灰色;婦女多穿袍,外套坎肩兒,袍有兩邊開口或前開口的。達斡爾族人以善於造車而聞名。

仫佬族

    仫佬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山區,9 0%聚居于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仫佬族多自稱「木冷」,即「伶人」,清代有「姆佬」之名。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仫佬人民的意願,統稱仫佬族。以信奉道教為主,也信佛教。仫佬族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仫佬族多穿青色服飾,一般只在衣袖、褲腳上用小條的刺繡點綴。仫佬山鄉盛產無煙煤。

羌族

    羌族主要聚居區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縣。羌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他們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羌族以農業為主,以畜牧業為副,以狩獵和多種副業為輔助。羌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另一說為藏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許多人懂漢語,沒有文字,長期通用漢文。羌族的祖先黨項羌曾創造使用過西夏文。

    男子的服裝一般是藍布長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頭帕;婦女的服飾比較鮮艷,多穿藍色或綠色的花邊長衫,腰系繡花圍裙和飄帶,戴黑色頭帕。

布朗族

    布朗族是雲南的獨有民族之一,分佈在雲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沿瀾滄江中下游西側的山嶽地帶,主要聚居地是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動海縣布朗、打洛等山區,雲縣、鎮康、德、雙江、耿馬、瀾滄、墨江、景東等縣亦有部分散居或雜。布朗族聚居地群山起伏,氣候暖和、降水較多,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婦女的上衣大都左右兩衽,斜襟,無領窄袖,下穿筒裙二條,腿部以下為黑色或綠色,小腿纏白色護腿布,跣足。在布朗族的莽莽原始森林裡,生長著優質林木和當歸、何首烏、杜仲、茯苓、接骨草、龍膽等名貴藥材。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青海、甘肅、新疆等州縣。撒拉族,早在元朝時,其先民——中亞撒瑪爾罕人經新疆長途跋涉遷徙循化,後與周圍的藏、回、漢、蒙、古等族長期相處,逐漸形成了後來的撒拉族。撒拉族自稱「撒拉爾」、「撒拉回」等是漢人對他們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撒拉族。撒拉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的烏古斯組。由於和鄰近的漢、回、藏等族交往,也吸收了不少漢語和藏語的辭彙。無文字,通漢文。

    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其生活習俗大體與回族相似。在服飾上也與回族人大致相同。他們居住的地方,山路崎嶇,黃河水急,現在仍能看見勇敢的撒拉族人駕馭着羊皮筏子乘風破浪,往返於滾滾的黃河之中。

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毛南族以農業為主,以飼養業和副業為輔,主要種植雜糧,少數地區種植水稻。毛南族自稱「阿南」,意為「當地人」,說明他們是該地區的土著居民。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沒有民族文字,曾用漢字音義拼記過毛南語的民歌等,稱「土俗字」。毛南人多通壯語及漢語,現通用漢文。

    男女都喜歡穿藍色或青色大襟衫和對襟衫,婦女喜歡戴花竹做的帽子。

仡佬族

    仡佬族主要分佈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仡佬族以農業為主,平坦地區多種水稻,山區旱地多種雜糧,屬稻作農耕經濟文化類型。仡佬族歷史悠久,商周至西漢時期的「百濮」,東漢至南北朝時代的「濮」、「僚」都與其先祖有淵源關係。「仡僚」、「葛僚」、「仡佬」是隋唐以後各個時期對他們的稱謂,新中國成立以後,正式定名為仡佬族。仡佬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的歸屬,學術界尚未定論。仡佬族沒有本民族文字,以漢字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數老年人通仡佬語。

    女子的服飾多穿齊腰短上衣,繡著鱗狀花紋,下穿染色羊毛或麻編織而成的無褶長筒裙,以青、紅、白三色分為三段,外罩前短後長的青色無袖長袍,頭纏青布長頭帕,腳穿鉤尖鞋;男子的服飾多為對襟短衣,頭纏青布或白布長頭帕。

錫伯族

    錫伯族主要分佈在新疆伊犁地區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和遼寧、吉林等省。錫伯族是古代鮮卑人的後裔,16世紀編入蒙古「八旗」後,其社會組織發生了急劇變化,生產上轉入穩定的農業經濟。18世紀中葉,清政府為鞏固西北邊防,將部分錫伯族遷往新疆,爾後這些錫伯族在伊黎河穀屯田定居,開拓了自己的第二故鄉。錫伯族以勇武騎射著稱,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阿勒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

    男裝多為長袍,衣領不太高,紐扣在右側,長袍左右下面開衩;女裝也是長袍,式樣與男子相同,但在邊緣和袖口上常用花邊點綴。錫伯族原為游牧民族,弓箭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阿昌族

    阿昌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和梁河縣。阿昌族自古以擅種水稻而聞名,阿昌族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漢文史籍曾記載的「峨昌」、「娥昌」、「莪昌」、「阿昌」、「萼昌」等,都是對阿昌族不同時期的稱謂。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阿昌族。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於長期和漢、傣等民族交錯雜居,所以阿昌人一般又能講漢語、傣語。

普米族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雲南西北高原的蘭坪老君山和寧蒗的犛牛山麓,少數分佈于麗江、永勝、維西、中甸以及四川的鹽源、木裏等地,與當地民族雜居。普米族自稱「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白人」)之意。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普米族。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許多普米人還兼通漢、白、納西、藏等民族的語言。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數人還信仰道教和藏傳佛教。

    男子服飾是上穿麻布或氆氌(pulu)、布呢質的短衣,下穿寬大的長褲,披白羊皮領褂,膝下用布氈裹腿,腰間佩刀,腳穿自製的牛皮或豬皮鞋。婦女服飾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包大頭帕,穿大襟衣,穿百褶裙,有的喜歡用氂牛絨和絲絨編入髮辮之中,盤於頭頂。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主要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稱,早在西元前的先秦時代,塔吉克族先民就已經是祖國西陲帕米爾高原這塊土地上的主人。從西元前二世紀起,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開通,這裏便成了東西絲路的孔道。數千年來,塔吉克人不斷吸收東西方文化的精華,創造了自己頗具特色的歷史與文明。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語言,普遍使用維吾爾文,信仰伊斯蘭教。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過著半定居半遊牧的生活。

    男子穿無領對襟長外套,系腰帶,寒冷時外加羊皮大氅(chang),戴羊皮圓高筒帽。女子穿連衣裙,戴圓頂繡花棉帽,綴有后帘。

怒族

    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怒江僳僳自治州的瀘水、福貢、貢山、蘭坪縣。怒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怒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於與僳僳族長期共處,怒族人民普遍會講僳僳語。

    作為「藥材王國」桂冠上的一顆明珠,這裡生長着許多名貴的藥材,已採用和栽培的藥用植物就達100多種。怒族男子的服飾與僳族相似,一般穿麻布長衣,下穿短褲,多蓄長髮,披髮齊耳。怒族婦女穿麻布做成的左大襟上衣,下穿長裙,喜歡在胸前佩戴彩色珠子串成的項圈。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分散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南部和北部,與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和睦相處。烏孜別克族源於14世紀蒙古金帳汗國烏孜別克汗,15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居住在撤馬爾罕、花刺子漠、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區的烏孜別克商人,沿著古代「絲綢之路」,經新疆到內地經商,往來頻繁,絡繹不絕,其中一部分商人逐漸在新疆一些城鎮定居下來,繁衍生息,形成了中國的烏孜別克族。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烏孜別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通曉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烏孜別克族信仰伊斯蘭教,他們的舞蹈,優美輕快。

    服飾以男女都戴各式小花帽為特色。婦女喜穿絲綢製作的連衣裙;男子內穿絲綢或布料長袖襯衣,外穿斜領右開襟很長的長袍,長袍無扣,用三角繡花腰帶束系。烏孜別克族熱情好客,他們常用抓飯招待客人。

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市等地,其餘的散居在內蒙古和黑龍江等省區。中國的俄羅斯族已有將近2 0 0年的歷史。他們最初是在1 8世紀末葉由沙皇俄國遷來的,進入1 9世紀,又不斷有俄羅斯人遷入新疆等地定居,當時他們被稱作「歸化族」,他們聚居的村落被稱為「歸化村」。新中國成立後,他們的生活得到改善並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權力,正式改稱為俄羅斯族。俄羅斯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在社會上,他們都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中,在與本民族人交往時,他們也講俄語,使用俄文。俄羅斯族人的服飾豐富多彩,男的穿制服、馬褲、皮靴或皮鞋,女的穿連衣裙(俗名布拉祺)。俄羅斯族多信仰東正教。

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鄂溫克族自治旗。鄂溫克族生活的地區,處於大興安嶺支脈的丘陵山區。「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過去是因居住地不同,鄂溫克族曾分別被稱為「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等。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統稱鄂溫克族。鄂溫克族多信薩滿教,牧區居民同時信藏傳佛教。有自己的語言。屬阿勒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牧區通用蒙古文,農區和山區通用漢文。

    鄂溫克族的服飾也體現着狩獵的特色,他們的衣褲鞋帽都用獸皮、獸毛製成。鄂溫克族人崇尚天鵝,以天鵝為圖騰。

徳昂族

    徳昂族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縣和臨滄地區鎮康縣。德昂族是西南邊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淵源於古代的「濮人」。史書記載的「茫蠻部落」是德昂族的先民。新中國成立後稱崩龍族,1 9 8 5年根據本民族的意願改名為德昂族。其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基本與傣族相同。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昂語支。不少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景頗語。

    德昂族的服飾以深色為主。婦女多穿黑色、藏青色的對襟上衣和長裙,配上銀項圈、耳筒、耳墜、紅絨球等首飾,別具特色。

保安族

    保安主要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稱,歷史上曾被稱作「回回」、「保安回」等。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保安族。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語言,無文字。保安語屬阿勒泰語系蒙古語族,大多數人通曉漢語。保安族信仰伊斯蘭教,在家庭生活習俗及社會等方面與當地回,東鄉等民族大體相同。保安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兼營牧業和手工業。很早就會冶鐵的保安族,有著高超的制刀技藝,他們製作的腰刀,鋒利耐用、精緻美觀,在當地各族群眾中享有盛名,被稱作「保安刀」。

    保安族男子平時喜歡戴白色或黑色的無沿帽,穿白布衫,套青布背心;婦女平時穿紫紅色或墨綠色大襟上衣,藍色或黑色的土布褲子。保安族是元朝以來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色目人。

裕固族

    裕固族主要分佈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市黃泥堡裕固族鄉。裕固族源于唐代遊牧在鄂爾渾河流域的回紇。9世紀中葉,其中一支遷徙到今甘肅河西走廊的敦煌、張掖、武威一帶,史稱河西回紇。他們與鄰近各族交往相處,逐漸形成為一個單一民族。裕固族自稱「堯乎爾」。新中國成立後,統稱裕固族。裕固族現使用三種語言,裕固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漢語、漢文是裕固族共同交際的工具。裕固族主要從事畜牧業,信奉喇嘛教。在風俗習慣上近似藏族。

    裕固族的傳統民族服飾獨具民族特色,婦女所戴的尖頂紅纓氈帽和佩帶色彩鮮艷的「頭面」,具有其典型的民族特性,也是已婚婦女的特殊服飾。裕固族大體上使用東部裕固語、西部裕固語和漢語三種語言,與維吾爾族有着共同的歷史淵源關係。

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京族以漁業為主,以農為輔,屬沿海漁業和農耕混合的經濟文化類型。京族的祖先原居越南吉婆,後來有一部分人自越南塗山沿海捕魚來到巫頭島等地定居,至今已有4 0 0多年的歷史。京族過去被稱為「越族」。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有本民族語言,通用漢語文,信仰天主教、道教。

    京族人的服裝朴素美觀,獨具風格。婦女喜戴耳環,上身內掛一塊菱形遮胸布,外穿一件緊身短上衣,顯得極其雅致優美。

塔塔爾族

    塔塔爾族主要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當數散居在布林津,奇台和南疆的主要城市。塔塔爾族史稱「達旦」、「韃靼」、「達怛」等。2 0世紀初起,該族部分人遷入新疆,遂成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塔塔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由於長期與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共處,因而這兩個民族的語言,文字也逐漸成為塔塔爾族的日常用語和通用文字。塔塔爾族信仰伊斯蘭教。

    服飾十分講究,獨具民族特色。塔塔爾族人熱情奔放,能歌善舞,文化水平較高,很早就接受了歐洲文化,文學藝術都具有悠久的歷史。

獨龍族

    獨龍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境內的獨龍河兩岸的河谷地帶。過去獨龍人沒有統一的族稱,往往以其居住的地區或河流作為自己的名稱,如「獨龍」、「迪麻」等。「俅人」、「俅曲、「曲人」是漢族對他們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獨龍族。千百年來,獨龍河谷與外界處於半隔絕的封閉狀態,保留著較濃厚的原始社會末期特徵。獨龍人從事刀耕火種的粗放農業,採集和狩獵在家庭副業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獨龍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一個獨立語支,部分通曉漢語。

    婦女多穿長袖上衣和長裙,有時也圍一件花色麻布圍裙,小腿上裹麻布帶綁腿。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鄂倫春自治旗,紮蘭屯市、,莫力達瓦旗、阿榮旗、黑龍江省的塔河、呼瑪、遜克、嘉蔭縣和黑河市。「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鄂倫春族信奉薩滿教,崇拜自然物,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其語言屬阿勒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

    婦女擅於刺繡和擅長用白樺樹皮製作各種生活用品及工藝品。服飾也充分顯示了狩獵民族的特色,多為右偏襟皮長袍和戴皮帽。

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現有4245人,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的饒河、撫遠兩縣,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3個民族鄉。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赫哲語屬阿勒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有不少語彙與滿語相同。現在4 0多歲以下的赫哲族人已不會說民族語,通用漢語。赫哲族沒有文字,通用漢文。過去曾信仰過薩滿教。

    男子多穿大襟式皮大衣,衣襟上綴兩排用鯰魚骨做的紐扣;女子多穿魚皮或鹿皮長衣,樣式很像旗袍,用魚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婦女的一大特長。

門巴族

    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縣和錯那縣。門巴族先民很早就聚居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東南,13世紀錯那以南的門隅地區作為西藏的一部分正式歸入中國版圖。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上與藏族有著密切聯繫,長期使用藏曆、藏幣。門巴原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住在門隅的人。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正式定名為門巴族。門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無本民族文字,通用藏語、藏文。普遍信仰藏傳佛教。

    在服飾上,門巴族人喜愛用羊毛織品氆氌為原料。門巴族有豐富的民間文學,民歌曲調優美、流傳久遠。其中以“薩瑪”酒歌和“加魯”情歌最為奔放動人。

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佈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瑜地區。「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少數人通曉藏語和藏文。珞巴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長期保留著刻木結繩記數記事的原始方法。

基諾族

    基諾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的基諾民族鄉,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基諾」是民族自稱,過去漢語多音譯為「攸樂」,意為「跟在舅舅後邊」,加以引伸即為「尊崇舅舅的民族」。由於多種原因,基諾族的社會發展較為遲緩,直到50年代初期,仍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向階級社會過渡的農村公社階段。生產力水準低下,刀耕火種是其傳統的耕作方式。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相信萬物有靈。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於無文字,過去多靠刻竹木記事。典型的民族服飾是砍刀布和尖頂帽。

    男子通常穿無領無扣的對襟黑白花格上衣,下穿白色或藍色寬大的長褲或短褲;女子上穿無領對襟雜色小褂,下系鑲紅邊黑色開合短裙,現也有改穿長裙的。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簡介:

    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及活字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國成為文明古國的標誌之一。

    起源

    現在所指的四大發明最早是由19世紀的傳教士和漢學家約瑟夫•愛德肯提出的。當愛德肯比較中國和日本時,提出學者們應當清楚日本沒有像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那麼重要的發明。這個發明清單被後來的著名英國生化學家、歷史學家和漢學家李約瑟發揚光大。

指南針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鍼(俗稱吸鐵石)。磁鍼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鍼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瞭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可以實用的指南針。

    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象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古人稱它為“司南”,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穀子》中記載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時代,人們已經能夠將硬度5度至7度的軟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種形狀的器具,因此也能將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製成司南。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司南是用整塊天然磁石經過琢磨製成勺型,勺柄指南極,並使整個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於光滑的地盤之中,地盤外方內圓,四周刻有干支四維,合成二十四向。這樣的設計是古人認真觀察了許多自然界有關磁的現象,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經過長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現是人們對磁體指極性認識的實際應用。 但司南也有許多缺陷,天然磁體不易找到,在加工時容易因打擊、受熱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較弱,而且它與地盤接觸處要非常光滑,否則會因轉動摩擦阻力過大,而難於旋轉,無法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體積和重量,攜帶很不方便,這可能是司南長期未得到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銅盤和天然磁體製成的磁勺組成,青銅盤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於盤中心圓面上,靜止時,勺尾指向為南。

    指南針一經發明很快就被應用到軍事、生產、日常生活、地形測量等方面,特別是航海上。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有一個逐漸發展過程。成書年代略晚於《夢溪筆談》的《萍洲可談》中記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文中指出,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指南針剛開始使用時,使用還不熟練。二十幾年後,許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也有類似的記載:“惟視星斗前邁,若晦冥則用指南浮針,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針一躍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儀器了。不論晝夜晴陰都用指南針導航了。而且還編制出使用羅盤導航,在不同航行地點指南針針位的連線圖,叫做“針路”。船行到某處,採用何針位方向,一路航線都一一標識明白,作為航行的依據。

    指南針的發明是古代先民對磁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的結果。古代先民對磁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的過程中,進一步瞭解了磁的性質,並試圖更多地應用這些性質。傳說秦始皇修建阿房宮時,有一宮門是用磁鐵製造的。如果刺客帶劍而過,立刻會被吸住,被衛兵當場捕獲。這樣的故事還很多,《晉書.馬隆傳》記載馬隆率兵西進甘、陝一帶,在敵人必經的狹窄道路兩旁,堆放磁石。穿著鐵甲的敵兵路過時,被牢牢吸住,不能動彈了。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對他們沒有什麼作用,可自由行動。敵人以為神兵,不戰而退。東漢的《異物志》記載了在南海諸島周圍有一些暗礁淺灘含有磁石,磁石經常把“以鐵葉錮之”的船吸住,使其難以脫身。

    魏晉南北朝時,我國先民對磁石的性質已有了很多認識。就連當時的詩人曹植在矯志詩中也用了“磁石引鐵,于金不連。”的句子。可見他也瞭解磁石的性質。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提出了磁力測量的方法,他指出:優良磁石出產在南方,磁性很強,能吸引三、四根鐵針,使幾根針首尾相連掛在磁石上。磁性更強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鐵針,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僅提出了磁性有強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測量方法。這可能是世界上有關磁力測量的最早記載。

火藥

    用硝石、硫黃和木炭這三種物質混和製成的,而當時人們都把這三種東西作為治病的藥物,所以取名“火藥”,意思是“著火的藥”。

    自秦漢以後,煉丹家用硫黃、硝石等物煉丹,從偶然發生爆炸的現象中得到啟示,再經過多次實踐,找到了火藥的配方。三國時魏國有個聰明的技師馬鈞,用紙包火藥的方法做出了娛樂用的“爆仗”,開創了火藥應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藥開始應用到軍事上。人們利用拋射石頭的拋石機,把火藥包點著以後,拋射出去,燒傷敵人,這是最原始的火炮。後來人們將球狀火藥包紮在箭杆頭附近,點著引線以後,用弓箭將火藥射出去燒傷敵人。還有把火藥、毒藥,再加上一些瀝清、桐油等,搗在一起做成毒球,點著以後,用弓箭射出,殺傷敵人是後來的“萬人敵”。到了宋朝,人們將火藥裝填在竹筒裏,火藥背後紮有細小的“定向棒”,點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裏的火藥迅速燃燒,產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飛向敵陣爆炸,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火藥火箭。以後又發明了火槍和槍,這些都是用竹管製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槍炮的老祖宗。

造紙術

    造紙技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傑出貢獻之一。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西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發明人 : 蔡倫
    發明地點 : 洛陽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西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而不是紙的發明人。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紙。

活字印刷術

    木活字開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畢升在西元1004年至1048年間,用質細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印,放在土窯裏用火燒硬,形成活字。然後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結束後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再用。這種改進之後的印刷術叫做活板印刷術。

    這種印刷方法雖然原始簡單,卻與現代鉛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後來,元代著名農學家與機械學家王楨發明了木活字,並創造出比較簡捷的適於漢字複雜特點的轉盤排字方法,後來又發明了金屬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進。唐代的雕刻印本傳到日本,8世紀後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羅尼經》以後又傳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一帶和東歐。15世紀,德國人學會了用合金鑄字,從此畢升首創的活字印刷在歐洲各地推廣開來。

    印刷術是按照或圖畫原稿製成印刷品的技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主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現在的木版浮水印畫仍用此法,統稱“刻版印刷術”( 亦稱“雕版印刷術”)刻版印刷的前身是西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後來出現的拓印碑石等。造紙和制墨等生產技術出現之後,逐漸發明了刻版印刷技術。刻版印刷的始創時間,現在眾說紛紜,尚未定論。我認為它始創于東漢,發祥在洛陽,盛行于隋唐。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印刷物是唐鹹通九年(西元868年)印製的《金剛經》(它全鄭長4877毫米,高244毫米,由七張粘連起來而成一卷。卷首有釋迦說法圖,末有“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王+介)為二親敬造普施”題記。原藏于甘肅敦煌千佛洞,1899年發現。1907年為英國人斯坦因盜去,現存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詳細介紹了活板印刷術的全過程,通俗易懂,非常詳細。